十二生肖,相信大家都很熟悉,可以说是自古流传。
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十二生肖的来历。
关于生肖纪年的方式在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,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,两处都出土了《日书》。
什么是日书呢?其实啊,日书就是古人从事婚嫁、生子、丧葬、农作、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之书,其本质上啊就是古代民间选吉时测吉凶用的。
这两地出土的日书中,都出现了配有干支的十二兽的记载。
干支,就是天干地支的简称,而天干地支,简化而言,天干就是我们所知的,“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”,称为十天干
而地支则为“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”称为十二地支。
日书上所记载的就是是配有十二地支的十二种动物。
是不是很熟悉了呢?没错,我们如今的十二生肖也是和十二地支配在一起的。“子-鼠,丑-牛,寅-虎,卯-兔,辰-龙,巳-蛇, 午-马,未-羊,申-猴,酉-鸡,戌-狗,亥-猪”。
不仅如此,日书上记载的兽名、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,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《日书》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。
综上,尽管人们还不能确定十二生肖的确切来历,但至少也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,因为它的通俗、方便又具有趣味性,所以一直沿用至今,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。